首页 / 诚信建设 / 曝光台
天降大单?小心是“坑”!烟酒店卖37箱白酒,银行卡惨遭冻结!
发布时间:2025-10-30

近日,一起发生在河南鹿邑县的事件,为所有经营者敲响了警钟。一家烟酒店的老板胡女士,因一笔看似普通的白酒订单,导致自己与朋友的银行卡双双被冻结,陷入“钱货两空”的困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骗局?


No.1 事件回顾:37箱白酒引发的风波

胡女士在河南鹿邑县经营一家烟酒店。不久前,她接到一笔价值108,900元的大额订单,需要购买37箱白酒并发往安徽亳州。

由于店内库存不足,胡女士便联系了亳州的同行朋友丁先生,请其帮忙调货并完成送货。整个交易过程有完整的销售和货运凭证,在胡女士看来,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商业行为。

然而,就在交易完成后不久,意外发生了。胡女士和丁先生发现,他们用于收付款的银行卡均被冻结。经查询,冻结方是远在江苏的某市公安局。面对“银行卡为何被冻”的疑问,警方的回应是:“涉及到案件,依法冻结”,并要求相关当事人前往昆山配合调查。

对于这一结果,胡女士感到既无辜又无法接受。她困惑地表示:“正常做生意,正常的收款,怎么就成了涉案资金?”


No.2 背后玄机:当正常生意成为“洗钱”环节

警方的冻结行为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胡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一种近年来高发的 “采购式洗钱” 新型骗局。

诈骗分子的操作手法通常如下:

精准选择目标:骗子会通过网络渠道,联系烟酒店、黄金珠宝店等易于变现的实体商户,伪装成“爽快”的大客户,下达远超常规的大额订单,且通常不讨价还价。

支付诈骗赃款:在获取商户的银行卡号后,骗子会将通过电信诈骗等手段获取的 “赃款” 直接转入商户账户,作为货款。

转移货物完成洗白:他们会安排网约车或物流公司上门取货,本人全程不露面。于是,非法的“赃款”就通过购买实体商品的方式,被“洗”成了合法的销售收入。而商户在不知情中,成了骗子洗钱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东窗事发账户被冻:当诈骗案的真实受害者报警后,警方会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顺着资金流向,对所有经手该笔赃款的账户进行保护性冻结,以追回损失。这正是胡女士和丁先生银行卡被冻结的直接原因。

简单来说,骗子利用商户正常的经营行为作为掩护,将他们变成了“洗钱”的不知情工具人。


No.3 法律视角与维权困境

从法律角度看,商户在此类事件中的处境往往十分被动。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的蓝天彬律师指出,根据我国《刑法》,只有在当事人 “明知” 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仍然予以接收、转移或代为支付的情况下,才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如果商家只是正常经营,对此并不知情,那么其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理论上,商户有权向公安机关申诉,提交交易证据,申请解冻与案件无关的合法资金。

然而,现实中的维权之路却充满艰辛。商户往往需要自行承担跨省配合调查的时间成本、差旅费用,并且举证责任完全落在了商户身上。他们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交易的正当性,整个过程耗时耗力,令许多小本经营的商户苦不堪言。


No.4 给经营者的防范指南

为避免卷入类似风波,所有经营者务必提高警惕,尤其是在面对陌生客户的大额订单时:

保持警惕之心:对线上陌生客户发起的不还价、不验货、不现身、催促急的大额整数订单,要保持高度警惕。

规范收款方式:尽量避免频繁使用个人银行卡接收来历不明的大额转账。建议使用企业对公账户进行结算,可以对资金往来有更清晰的记录和追溯。

保留完整证据链:务必妥善保管所有聊天记录、订货合同、转账凭证、发货单、物流底单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备不时之需。

主动沟通应对:一旦发现账户被冻结,应主动联系冻结机关,积极配合调查,并第一时间提交所有准备好的交易证据,说明情况。

生意场上,机遇与风险并存。一笔突如其来的“大单”,可能带来丰厚利润,也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胡女士的遭遇提醒我们,在商业活动中,唯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规范交易流程,才能守住自己的劳动成果,远离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