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员动态
【古越龙山】酒坛藏岁月,商务见新知!浙江树人学院国商学子参访研学古越龙山
发布时间:2025-10-24

10月21日,浙江树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2025级学子们走进古越龙山中央酒库与中国黄酒博物馆,开展了一场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商务的深度研学活动,古越龙山为学子们搭建起一座从课堂走向实景的桥梁。


01 第一站:中央酒库——时光酿造的商业密码

坐落于鲁迅《社戏》故事原址的古越龙山中央酒库,藏着黄酒产业的硬核实力。刚踏入库区,1100多万坛原酒组成的金色方阵便震撼了在场学子,在讲解员的讲解中,学子们了解了加饭酒、香雪酒的差别以及古越龙山旗下的五大品牌,揭开了其中的商业逻辑:原酒是酒厂的生命,更是实力的保证。

陶坛外壁的石灰层藏着古人的生存智慧——既杀菌防虫,又能清晰烙印标识,这让学子们联想到国际商务中的产品标准化管理;而“堆幢”“翻幢”的储酒技艺,以及陶坛微氧环境下的“呼吸作用”,则对应了浙江树人学院国商专业导论课中“生产与产品”单元的品质管控知识点。从夏制酒母、秋制麦曲到立冬开酿的自然规律,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传统产业的时间价值,正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02 第二站:黄酒博物馆——文化赋能的贸易传奇

走进投资4.2亿元打造的中国黄酒博物馆,仿佛翻开了一部黄酒文化的千年史书。在酒史厅,河姆渡遗址的陶盉印证着七千年前的发酵技术,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酒壶则诉说着“越酒行天下”的外销盛况,这与国商专业课程中“进入国际市场”的单元内容形成完美呼应。

古越龙山手工酒坊内,“浸米、蒸饭、开耙”非遗工序,让学子们直观理解了“文化附加值”的内涵;黄酒博物馆中封存的奥运纪念酒,更成为“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生动案例。从越王勾践“箪醪劳师”的励精图治,到满月酒、女儿红的民俗传承,让人真切感受到:黄酒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中国名片”,正是文化与商业深度融合的成果。


03 以传统产业,讲好现代商务故事

这场研学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一场商务实践的现场教学。原来“文化自信”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能转化为商业竞争力的宝贵资产。这场研学让树人国商专业导论课的理论变得可感可触:黄酒的标准化酿造是“生产管理”的范本,千年品牌的传承是“市场营销”的经典案例,而其远销海外的历程更是“国际贸易”的生动注脚。

当传统工艺遇见现代商业理念,当地方特色走向全球舞台,古越龙山正以实力与文化,向新时代的商务人才展示:中国品牌,既扎根历史,也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