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禁酒令”带来的凛冽寒流尚未消散,传统酒业格局正经历深刻重塑。穿透短期阵痛的迷雾,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正破冰前行,为酒业注入澎湃活力与坚定信心。
组织端刮起“新青年风暴”,以洋河新任董事长顾宇(47岁)、丰谷酒业董事长谌超(36岁)为代表的少壮派管理层走上舞台中央;渠道端“新思维”迸发,从区域连锁“抱团集采”实现规模效应,到“三价统一”的全控价模式,厂商关系正被重构,效率与价值迎来再分配;消费终端,“新零售”正被重新定义,酒类即时零售的狂飙突进,零售巨头山姆、胖东来等也凭借“自由爱”等定制爆款成为白酒流通的重要一极……
这些并非孤立的变革,而是行业在压力下主动求索、寻求破局的集体脉动。它们不仅孕育着中国酒业的希望,也传递着行业穿越周期、向阳生长的信念。
01 85后谌超、75后顾宇等少壮派高管接棒,“新青年”为酒业注入年轻活力
继2024全年近20家企业出现重要岗位变动后,茅台、五粮液、习酒、洋河等多家白酒企业在上半年进行了密集的人事调整。而且在这一轮调整中,越来越多的70后、75后、80后少壮派高管掌权,组织的年轻化、专业化进程也在进一步加速。
由近及远看,7月9日,1989年出生、刚满36岁的谌超出任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成为丰谷发展史上最年轻的掌舵人。
7月1日,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信息更新显示,47岁的宿迁市宿城区原委副书记、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顾宇出任洋河股份党委书记。
6月10日,茅台人事变动,1972年的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向平与1982年的茅台酱香酒营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超出任茅台集团党委委员。随后,二人再被推选为茅台集团副总经理人选,43岁的张贵超由此成为茅台集团最年轻高管。
5月9日,今世缘发布公告称,提名“80后”冒旭建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3月24日,生于1973年的茅台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万波已正式出任习酒集团党委副书记,并提名习酒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3月14日,出生于1979年的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进出口公司董事长陈翀已任五粮液酒类销售公司总经理。而将此事件回溯三个月前的2024年12月30日,其与1987年出生的王源培同被聘任为五粮液公司副总经理,二人也由此成为五粮液现有高管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
1月16日,酒鬼酒聘任韩朝武、吴新真为公司副总经理,二人均为70后,其中吴新真出生于1979年,年仅46岁。
若将事件线拉至近两年来看,酒企管理层的年轻化趋势则更为明显。从2023年“80后”汪博炜出任郎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到2024年1979年出生的闫凯境出任国台董事长,“年轻血液”已然行至酒业舞台中央。
这股“年轻化风暴”也并非简单的人事更迭,而是酒业在深度调整期面向未来的一场关键“换血”。其不仅意味着效率的革新、激活组织力,更意味着思维破壁、拥抱新消费,是思维模式、管理方式与竞争逻辑的全面升级,也为酒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02 连锁集采、“三价统一”、全控价模式,新思维重塑渠道生态
人事频频变动的同时,新的模式也在不断涌现,成为行业破局新变量,引领着行业渠道变革。
近两年来,白酒渠道双向承压,在消费疲软下动销不畅、库存高企,与此同时,来自厂家的压货更是让其苦不堪言,酒商陷入被动局面。在此背景下,不乏有酒企以新模式破局。
白酒品牌今自在通过“三价统一”的渠道模式,让交易价格更可控,也让市场费用更加C化。在实施过程中,其采用“市场零售价、出厂价、终端零售价三价合一”,终端借助今自在的数字化工具,卖货立即分利润,“既卖既得、多卖多得”。此举将渠道成本从“库存博弈”转向“服务赋能”。据悉,在该模式下,终端毛利率提升至行业罕见的45%。
与此同时,今自在还对终端酒商采取“三个无压力”模式,即无任务压力、无打款压力、无库存压力。在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期,这一模式通过“先用户利益、再终端烟酒店利益、最后酒企利益”的商业逻辑,实现了酒企与渠道的共赢。
无独有偶,为了解决渠道痛点,某知名酱酒企业也针对新推出的产品实施“全控价模式”,保障渠道利润、进行市场培育。我们了解到,对刚推出的次高端新品,该品牌设立最低红线价,且严格进行配额制,不能进行线上销售或渠道分销,对破价或违反者将进行严厉惩罚。
“一件货罚款3万吧,少一块钱都不行。即使售价高于红线价,如果是通过线上渠道销售或分销出去也不行。”一名知情人士透露。
此外,对其新推出的宴席大单品,该品牌采用类似今自在“三价统一”模式,产品出厂价与终端价格相同,并固化经销商与终端利润。
与此同时,在库存高、利润低的行业环境下,随着区域酒类连锁的发展,也催生出渠道的自救模式——联合集采。
我们调研了解到,在联合十余家区域连锁的中玖商联集采模式下,多家河南区域连锁去年不仅实现了利润的增长,资金与库存压力也大大降低。
2023年,由河南十多家区域连锁联合成立的中玖商联是酒类流通领域集采模式的首次尝试。而在今年春糖期间,集合了全国头部连锁的中国酒类连锁联合组委会(下称组委会)也正式成立。
酒类连锁的集采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在降低单一连锁开发产品的资金成本压力的同时,也能形成规模化优势,从而降低成本。此外,这一抱团模式也加深了连锁平台内部在运营管理方面的交流,提升了其运营管理的能力。
03 即时零售爆发、零售巨擘加码,酒业新零售开辟增量空间
在传统渠道动销受阻的背景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酒类即时零售的爆发。
春糖期间,美团闪购、歪马送酒、酒小二、1919快喝等平台就备受酒商关注,而在今年618期间,美团、京东、淘宝、抖音四大电商巨头酣战即时零售,更是让其热度空前。今年酒类业务的即时零售,也是各大平台除了餐饮外卖之外,布局最为全面和深入的板块。
以美团为例,大促首日的12个小时内,美团闪购实现了破3亿的成交额和同比超200倍的增长;5月28日当天,其酒水同比增长18倍,白酒同比增长超70倍。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调研也发现,中国酒业正在掀起一场从酒企到酒商再到烟酒店的即时零售革命。2025年由此被视为酒类即时零售元年。
从酒企来看,即时零售正跃升为头部酒企的战略核心。泸州老窖“小时达”直播店单日破千万、茅台斥资构建“30分钟极速达”网络、洋河美团闪购交易额翻倍增长……从这些密集动作不难看出,即时零售已成为酒企争夺年轻消费群体的核心战场。
从渠道来看,在电商巨头酣战即时零售之时,转型即时零售也成为近两年传统酒商的重点突围方向,且已不乏如商源旗下“久加久”、广东粤强旗下“酒千斗”,及山东酒淘缘、深圳有酒臻选等成功案例。此外,传统烟酒店也纷纷寻求加盟,致力实现转型。
酒类即时零售的热度尚未散去,胖东来“自由爱”年销10亿的消息再次刷爆了酒业人的朋友圈。
这背后,是零售巨擘与酒企愈发密切的合作。在胖东来陆续与宝丰、酒鬼酒合作推出10亿级品牌“自由爱”的同时,“将军汾”在山姆和开市客今年销售额预计近10亿。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盒马与汾阳王推出的“清香壹号”光瓶酒,同比增长近80%,如今新品“清香壹号20”盒装酒也即将上市;沃尔玛则与贵州五星酒业合作推出零售价99.9元的“惠宜茅台镇酱酒”……定制白酒已然成为零售巨擘们的“新宠”。
而与零售巨头合作推出定制白酒产品,似乎也成为酒企尤其是中小酒企应对行业深度调整的新思路。
这种模式正是基于市场背景下的“双向需求”。一边是名酒利润越来越薄,透明度越来越高,对于商超而言,拥有定价权的自有品牌利润必然要高于名酒;而另一边,在行业调整期下,这对酒企来说则是一条新增量路径。
凛冬未远,新局已开。以效率革新应对库存高压,以模式创新激活渠道动能,以场景重塑触达新生代,中国酒业的“三新”共振,正合力撕破行业调整期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