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回看秋糖的5个变化,知冷暖、识大势
发布时间:2025-10-22

尽管秋糖已经结束了,但是围绕着糖酒会的思考与讨论一直在继续着:人气怎么样?效果怎么样?下次还去不?或者说去了有遗憾不?后悔吗……当然不同的人,感受也是“冷暖自知”,酒说记者收集到一些声音:

有人说:这届秋糖名酒们基本在武汉,各类媒体在南京,经销商们在天台,压力实在太大了;也有这样的观点:尽管人气不如去年同期,但比预期的要好,酒店数量少了,酱酒企业少多了;还有观点“戏谑”道:今年南京天气降温,秋糖也“冷”了不少,活动也少,甚至连模特也没见到几个……

当糖酒会从“招商盛宴”到“BC联欢”,当参展商从“抢新品”变成“看趋势”,当“低于同期,好于预期”成为常态,这背后折射出一个传承百届的大会IP在新周期下的变化与进化,这背后有主动求变的努力,也有时代裹挟的无奈。但正如行业人士所言:“这既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都说糖酒会就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这个秋糖:风往哪吹?标又在哪里?


01 人气冷暖背后的产业走向

智达天下董事长张学军谈及对秋糖的感受提到:直观是“冷”,冷的内涵既包括南京的天气,秋糖期间正赶上阴天下雨,比想象中“冷”;当然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许多企业应对不暇,参展的企业数量、领导出席规模,包括活动数量都比较少。

这种感受可能和许多人的“体感”一样,10年后秋糖再到南京,当地政府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支持,但名酒群体还是少了一些,酒说记者大致统计一下,除了“主场作战”的洋河、今世缘与汤沟,其他典型的如茅台、汾酒、习酒、国台、酒鬼酒等有展位露出,川酒骨干品牌没怎么见到。还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酱香酒参会大幅度减少,感觉从酱酒的“热与冷”转换得猝不及防。当然也有人认为相比深圳对大广东的辐射,本身就是酱香的核心区;而南京所辐射的华东,更多是浓香的大本营市场。

如果从糖酒会脉络来看,肯定一年中最火的是成都春糖,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对秋糖而言,从深圳到南京,本来以为在成本考量、交通便利性方面更有优势,但这种预期叠加行业的调整,从人气来看,无论是参会的厂还是商,数量都偏少。好处一点是热门酒店布局不那么分散,相对集中一些,大家逛得便捷性提高不少。

从糖酒会上的情况来看,白酒行业基本上是没见底,还处在加速出清的阶段,酒商代理产品依旧谨慎,整体产业消费承压、大家信心不足的表现依然明显。


02 模特少了,酒业进入全面直播时代

这届秋糖,创为酒业咨询公司董事长邵伶俐也是直播大军中的一员,他对秋糖的最深认知体现在两点:一是模特变少了,酒企营销的“花活儿”少多了,都回归更加务实的一些市场动作;二是全民进入短视频直播时代,几乎每家企业展位前面都有在直播,无论是自己人的自播,还是第三方的达人播,都在想办法把展会效果最大化。

其实这种“过紧日子”的苗头在春糖就有了,突出表现在展位需求没那么旺盛了,布展成本比预期的要低,平价酒店、打车方便、吃饭也不用排队,甚至到9月底还有售卖展位的,企业对糖酒会的效果与投入评估更加理性。酒说记者在逛展玄武饭店等酒类布展酒店时,发现糖酒会内外直播场景随处可见,更加标配化,尤其是品牌商、开发商自播增多。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许多活跃的酒类达人主播数量在减少,数量下降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酒类环境变化,消费承压、垂直带货难度增加,许多主播进行转型分流;另一方面,随着直播电商走向规范化,大单品价格信息越来越对称,尤其是社会性囤酒现象减少,而更多企业通过亲自下场的手段在不断挤压第三方达人空间,无论是酒企的创始人、员工,颇有些全员上阵的势头。


03 品类分化

光瓶酒、低度潮饮、精酿啤酒扩容

随着宏观经济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酒饮消费正经历着“悦人”向“悦己”的深刻转变,消费者的性价比追求和个性化追求越发凸显。在这样的趋势推动下,本届秋糖期间白酒品类分化与多元化趋势明显:一方面是酱酒企业缺位,清香型白酒关注度进一步升温;另一方面则是光瓶酒、低度化产品和精酿啤酒的快速扩容。

首先是光瓶酒的爆发。在这一轮热潮中,浓香与清香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径。洋河股份凭借高性价比产品树立光瓶酒价值标杆;高沟黑方、高沟红方以老字号品牌品质底蕴加码大众消费;光良酒业以沉浸式体验重写光瓶酒的新形象。

而清香型阵营汾酒国际、山西杜康等品牌集中亮相,其产品以极高的亲和力吸引了大量关注。从价格上来看,光瓶酒品类在百元以下的“价格战”空前激烈,在华山饭店、希尔顿等核心展区,以极低价格吸引经销商的广告随处可见。

低度酒饮在本届秋糖同样表现抢眼。今世缘酒业首度曝光了22度新品“今世缘·多少”,再次让低度白酒成为焦点。除了此前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酒、舍得等名酒业已布局,秋糖期间还有许多特色品牌表现亮眼。山西皇城相府酒业以低度蜂蜜酒切入,凭借独特的饮用体验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这种多元化的产品策略不仅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从行业论坛来看,“低度白酒是趋势,但不是风口”“切忌将其与‘年轻化’强绑定”“低度酒需突破传统白酒调性”等声音,透露出这场低度热潮已然出现观点分野。行业观点尚未统一,企业布局却在不断加速。这体现出企业对市场新趋势始终保持敏锐洞察与积极实践,低度酒市场未来势必成为品牌争夺的关键领域。

本届秋糖的另一大热门焦点是精酿啤酒展区。库姆帕特、比德堡、科威精酿、凯撒精酿、欧加精酿、绅爵精酿等多个品牌齐聚一堂。许多展台通过开放品饮、酿造展示等形式吸引专业观众停留。对不少酒商而言,精酿啤酒已是重要的利润补充,“在中高端白酒利润逐渐摊薄的情况下,一箱精酿啤酒的利润已高于多数名优白酒”。


04 且行且看,行业探寻破局之道

在行业调整期的深度思考与积极探索,共同构成了本届南京秋糖的一大亮点。其中,高规格、高人气的行业论坛成为思想碰撞的核心场域。

以“消费变革生态重构”为主题的酒说丨第十七届中国酒业顶级思想峰会现场人气鼎沸,吸引了大量从业者前来“充电”,现场近三百专业观众的全程参与,印证了思想峰会的引领性与专业性;“价值共创开拓新局”——2025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圆桌会更是汇聚了产区领导、名家大商、咨询专家与品牌掌门人等近百位行业核心嘉宾,聚焦“周期研判、供给升级、渠道创新、战略展望”等核心议题,共商价值创新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引导。

论坛之外,实力企业的积极作为同样传递出坚定的市场信心。作为本届秋糖的首席合作伙伴与东道主企业,洋河股份以一场“遇鉴极境·梦创未来——2025洋河股份绵柔极境秋季鉴赏”活动,展现了其品牌的高度与产品的锐度。同样作为苏酒龙头,今世缘酒业则举办了以“破局新周期”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深度探讨中国白酒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新的战略转型,彰显了其引领行业思考的格局。

众多新锐力量的主动而为,进一步展现了酒业的多元活力。沛华酒业携古恒酱酒、崇阳古窖、董宛三家品牌新品与各大名酒集中亮相。“向名酒学习,向榜样看齐”的姿态和“为家人和朋友酿一杯好酒”的使命,践行其“长期主义”发展理念。

贵州金窖酒业则借势长沙演唱会的热度,在秋糖亮相“金窖古酒-宝石系列”,并落成南京首家金窖公馆,显示出仁怀酒企在逆境中依然执着开拓市场的活力。

此外,老字号品牌广誉远首次携龟龄集酒进驻主展馆,其亮相也预示着保健酒领域正迎来新一轮的升级与规范发展。这些企业的努力共同印证了: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对品质、特色与长期价值的坚守永远不会过时。


05 秋糖无“界”,从专业平台到全链互通

全国糖酒会的演变史,就是中国酒业流通变革的缩影。第113届南京秋季糖酒会完成了自身定位的深刻跃迁——从一个单纯的FtoB专业展贸平台,升级为贯穿生产、渠道与消费者的全链互通新生态。

这一转变在南京得到了具象化呈现。“秋糖季”的创设首次打破了展馆的物理边界,通过展城融合模式将整座城市变为展场。中粮集团与南京市联动打造的7大主题活动中,70余家餐饮名店与700多个文商旅体场景被悉数纳入,让糖酒会从行业盛会延伸为城市消费节。新街口、夫子庙等重点商圈在活动期间吸引客流超469万人次,直接带动营收超4亿元,实现了“展会效益”与“城市经济”的双向赋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糖酒会的视野正从服务单一展会扩展到促进区域协同。本届首创的“展省联动”机制,联合江苏省打造了5000平方米投资促进洽谈区,使长三角区域企业参展比例高达25%。借助南京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区位优势,组委会组织多场跨国贸易洽谈会,同步推进“国货出海”与“海外优品引进”,构建起内外双循环的开放新格局。

从封闭的展馆走向开放的城市,从单一的招商升级为全链的赋能,南京秋糖的这次蜕变,标志着全国糖酒会已不再仅仅是行业风向标与订单集散地,而是进化为一个打破边界、融合资源、共创价值的行业共生平台。

南京秋糖的落幕,留给行业的不仅是一串串交易数字或参展名录,更是一面映照产业现实的镜子。当糖酒会从“人声鼎沸”走向“理性务实”,当招商不再是唯一目标、平台价值却不断外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行业在压力之下依然顽强生长的韧性与智慧。

风,并未停歇,只是转向更深处吹拂——吹向真实的需求、可持续的模式,和更具韧性的价值逻辑。标,也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扎根于品类创新的土壤、思想碰撞的火花,以及全链互通的生态构建之中。或许,这正是糖酒会乃至整个酒业在周期洗礼中最宝贵的进化:从追逐风口,回归经营本质;从规模崇拜,走向价值深耕。


本文来源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