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行至年中,一场席卷白酒行业的“低度潮”正在兴起。
我们注意到,一方面,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在内的头部酒企当下纷纷发力低度酒赛道,如五粮液宣布将在9月份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低度酒产品;泸州老窖计划推出28度国窖1573等低度产品;水井坊提出将在特定区域尝试推出38度以下产品;酒鬼酒宣布已经进行了33度、28度、21度、18度等低度产品的准备工作,计划在今年7月底推出……
另一方面,我们调研了解,河北、山东、江苏等市场低度酒渗透度正进一步提升。如河北地区低度酒渗透率预计已超80%,山东低度白酒市场份额在70%左右,江苏市场中低度酒同样正在起势,其中张家港地区40度以下的低度酒已占据约70%市场份额……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部分低度酒正成为拉动酒企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如38度国窖已是百亿级大单品,39度五粮液也实现了动销、宴席双增长。
在行业调整之下,“降度”能否破解白酒渠道之困?渠道对此体感如何?
01 瞄准38度以下,白酒“低度潮再起
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节约粮食,国家轻工业部提出白酒“优质、低度、多品种”的发展方针,鼓励白酒降低度数,解决供需失衡问题。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降度”革命在白酒界爆发。率先于1973年研发出38度白酒的张弓酒厂,迅速火遍大江南北,连续多年稳坐豫酒销量榜首;双沟酒厂研发的39度双沟特液,197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头部名酒企业,也纷纷在此阶段推出了39度、38度低度化产品。
如今,白酒新一轮“降度潮”再起,这一次,头部酒企纷纷将目光瞄准了38度以下市场。
我们注意到,近期,五粮液对年轻消费者进行的摸底调查显示,年轻人普遍排斥高度白酒的辛辣刺激感,而低度酒偏好占比超过60%。针对这一特点,五粮液全方位推进产品年轻化,计划于今年9月份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新品,以契合年轻人的口味与审美。
“抓住年轻消费群体是公司未来重要的核心战略,把握好了年轻消费群体,就是把握好了未来的白酒市场。”五粮液方面表示,推出低度酒,意在年轻化市场布局。
泸州老窖同样在低度酒市场投下重注。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指出,泸州老窖正持续推动产品创新,28度的国窖1573已被研发出,泸州老窖16度、6度等更低度数的白酒产品也正在同步研发。
无独有偶,汾酒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提出探索低度化、利口化产品,以破解“年轻人不喝白酒”的行业焦虑;洋河早在2014年便布局33.8度的微分子系列,今年重新升级了该系列产品;水井坊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提出,针对25岁-30岁年轻群体在新零售平台展现的消费潜力,将在特定区域尝试推出38度以下产品;酒鬼酒也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已经进行了33度、28度、21度、18度等低度产品的准备工作,计划在今年7月底推出……
“低度白酒迎合了部分区域消费者对绵柔化、复合化以及低度化的需求,这是低度白酒起势的根本原因。不仅如此,低度白酒还可以与高度白酒形成互补,帮助名酒在区域市场构建更强大的竞争力。”北京卓鹏战略机构创始人田卓鹏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调整的当下,低度酒正成为拉动酒企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如泸州老窖低度酒产品占比已经从过去的15%提升到了50%左右,38度国窖也已成长为百亿级大单品,成为拉升泸州老窖业绩的第二条曲线;五粮液在去年9月接受调研时也表示,通过“宴席活动+扫码红包+终端排名”等积极市场策略,39度五粮液实现了动销、宴席双增长。
38度国窖1573、39度五粮液珠玉在前,为白酒头部企业这一轮“降度”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可以预见,随着酒企在这一赛道探索不断深入,未来将有更多低度白酒产品投入市场,白酒低度化战况也将愈演愈烈。
02 渠道态度分化,低度酒是不是“确定性机会”?
我们此前调研了解到,在河北、山东、江苏等市场,低度白酒的市场渗透度正进一步提升。其中,河北地区低度酒渗透率预计已超80%,低度酒的“强势”之下,外来品牌也只能“入乡随俗”,推出38度、39度低度白酒产品;山东低度白酒市场份额在70%左右,当地地产酒多以低度酒为主,而外来品牌中,酱酒多高度,浓香(五粮液除外)也以低度为主;江苏市场中低度酒同样正在起势,如张家港地区40度以下的低度酒已占据约70%市场份额……
一边是头部酒企密集布局,一边是多地市场白酒消费低度化,低度白酒已然进入发展的关键拐点。在白酒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的当下,低度酒能否成为酒企穿越周期的支撑点?
“低度白酒醉的慢、醒的快,很适合商务消费。且现在消费者的观念已改变,并不认为低度酒品质差。”河北省白酒葡萄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浩表示,目前,低度酒已成为河北商务宴请的主流,商务人士更偏爱低度。
“传统意见领袖依然是消费高度名酒,但随着新一代意见领袖的成长,名酒与地方名酒的低度数消费会逐渐形成习惯和潮流。”在河北白酒营销专家杜志国看来,未来,随着低度酒在商务消费场景中进一步渗透,低度酒有望引领新一轮消费潮流。
成都酒商杜羽(化名)也认为,低度酒是行业调整期下的“确定性机会”。
“其一,低度酒已经被市场验证过,在很多城市、甚至是省份都有良好的表现,这说明喝低度酒是有消费基础的;其二,低度酒对健康的损害更小、又能同样保证风味和饮酒舒适度,价格又相对会便宜一些,在理性饮酒、消费降级等潮流下,低度酒是符合消费逻辑的;其三,低度酒与高度酒能够实现人群、场景上的互补,酒企布局低度酒,不会伤害到原本的高度酒业务,反而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市场策略,让渠道效果最大化。”杜羽指出。
总体而言,尽管绝大多数白酒消费依然以高度为主,但在新消费人群的推动下,低度白酒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路径。不过从渠道来看,虽然低度白酒拥簇者众多,但目前反对的声音也不少。
“低度化是趋势吗?我觉得未必,白酒高度是有原因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也是很难的!”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为白酒低度化泼了一盆冷水,在他看来,年轻人之所以不喝白酒,不是因为度数高,而是因为还没融入主流社会,“当他们看到世界的沧桑之后,他自然会选择喝高度白酒的。”
“大部分的地区还是高度酒更有市场的。像杭州、宁波等商务场景用酒居多的城市,低度酒是没办法上桌的,并非说年轻人喜欢喝低度酒,所以低度酒就有市场。”宁波酒商李科(化名)也指出。
不仅如此,渠道也有声音认为,面对行业缩量竞争、价盘向下、库存压力加大等问题,贸然培育低度酒新品可能并不明智。
据新营销专家贾福春观察,传统渠道的对低度酒的推广比较谨慎,“于经销商而言,电商的低价引流,会冲击经销商的利润;于终端而言,低度酒的消费场景并不丰富,传统烟酒店中低度酒的周转存疑。因此,渠道对低度酒的推广缺乏积极性。”
福建中润玖通董事长牟磊也认为,中低度酒对酒企而言或许是一个小机会点,但整体并不能改变大的行业趋势。“未来两三年酒类消费仍会缩量,中低度白酒要实现很大的增量并不现实,新产品难度会更大,还是更应该关注在产品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品牌和品质,为渠道减负。”
分析来看,于酒企而言,布局低度白酒赛道可能更多是一种市场占位,而非战略重心。“低度酒一直是趋势、未来也是趋势,它体现了白酒的国际化、年轻化趋势。”贾福春认为,低度酒竞争的本质,是供应量加文化叙事的综合竞赛。“酒企破局低度化,仍需要解决技术瓶颈、渠道压力、消费者培育等难题。”